苏联帝国衰亡史:里根卷

2020年07月12日13:56:24 发表评论 热度497 ℃

里根第一次见到戈尔巴乔夫,是在1985年1月19日至21日。

这是里根的第二个总统任期,2个月前,他才刚刚连任成功。

里根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,除了自己努力,跟戈尔巴乔夫万里送人头也有很大关系,他这一生都充满了传奇。

里根1911年2月出生于坦皮科市,9岁前家里一直在搬家,先后在芝加哥、盖尔斯堡、蒙茅斯住过,最后定居在只有一万人的小镇迪克森。

家里之所以这么颠沛流离,是因为有一个不省心的老爸,他父亲是个酒鬼,没什么正经工作,定居在迪克森后才有了正经营生,靠卖鞋赚钱,逢年过节就喝得醉醺醺的,大冬天里还经常醉倒在家门口,每次家里人看到,只能将他拖进屋子里,以免冻死在外面。

因为穷,里根的妈妈经常将大儿子尼尔的衣服缝缝补补传给里根穿,为了家里有口吃的,还时常打发里根去找镇上的屠夫要一点动物内脏,说是给家里的猫咪吃,实际上这些内脏最后都炖着麦片全家人吃光。

里根打小近视,常梳着荷兰人的分头发型,大家都叫他“荷兰仔”,因为不停地搬家,小学有四年时间他换了四所学校,没有固定的小伙伴玩,他小时候又爱玩棒球,但怎么玩都玩不好,常被三振出局,拙劣的球技经常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,因此小时候比较自卑,但他妈内莉常去迪克森教堂搞业余演出,内莉把两个儿子都怂恿上台表演,里根就这样被亲妈连拐带骗第一次被哄上了舞台,他说自己都不记得背诵了什么,反正台下的人们开怀大笑,这种欢乐的笑声让他很是享受,颇受激励。

大概就在里根第一次登台这一年,里根一生的敌人,苏联成立了。

里根的爸爸杰克也不全算是人渣,还是有一些优点的,比如杰克很擅长讲故事,里根说他“有一种辛辣尖酸的幽默感”,他在父亲多年的影响下学会了在大众场合讲故事的技巧,这对他将来参加竞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中学时里根在迪克森高中尝试过戏剧表演,刷了一点舞台经验值,但这时候他并没有清晰的人生方向,十几岁的里根已经发育成一个本地靓仔,此时最得意的事情,就是在洛厄尔公园当救生员,他自己很不要脸的说那几个夏天“救了77名溺水者”,但多年后有记者回迪克森采访,镇里大多数人都否认了这一点,这些人都觉得自己当时并没有溺水,小靓仔只是爱在大庭广众之下出风头。

人年轻的时候,难免都这么中二过。

因为经常跟着老妈去本地教堂,里根爱上了牧师的女儿玛格丽特,玛格丽特念完高中,决定去迪克森南边100英里的尤里卡学院读书,那是一所教会大学,玛格丽特的几个姐姐都在这里念书,眼看女神要离开自己,里根要死要活的也要跟着去,他妈是个虔诚的新教徒(基督教有新教、天主教、东正教三大流派,里根他爸和他哥信天主教,里根他妈和里根信新教),儿子读的教会学校颇得母上心许,便遂了他。

虽然那年头美国的大学学费还不像今天这么变态,但里根家里穷,也供不起他念书,里根就靠着几年登台演讲学来的本事,通过游说拿到了一些奖学金,还找了份零工,又凑上做救衣员存下的一点钱,终于筹齐了学费。

选择这所学校的另一个原因,是因为这所学校特别小,仅仅250人,而且大多数是女生,这样他就有机会进橄榄球队,橄榄球是美国第一运动,在场上玩起来拉风得很,妹纸们看到橄榄球队员就会两眼放光,里根依然渴望出风头。

里根骨子里就有一种强烈的表演欲,他天生是吃这碗饭的料。

但橄榄球教练嫌弃他,因为他近视眼,“什么都看不见有什么用?”,里根能进球队纯粹就是学校人少,拉他上场凑个人数,是永远上不了场的替补。

里根百无聊赖,经常在一旁拿根破扫帚当话筒解说比赛,说着说着,居然懂阵型变化和玩法,理论水平上去了。

但教练还是嫌弃他,说他只会纸上谈兵。

里根的大学生涯混得连阿甘都不如,他成绩十分平庸,是个最多只能拿C的学渣,体育也不行,估计以后只能往小白脸这条路线上靠,加上读的又是个小学校,这时候说他将来会成为美国总统,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。

正是因为在体育界混不开,有一定表演基础的里根,从这时才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演员。

1932年里根从大学毕业时,将来会和他携手毁灭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才刚刚一岁,还在苏联的农场里蹒跚学步,那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还没有结束,里根找不到工作,又回去干了两个月的救生员,为了混入娱乐圈,里根决定从体育播音员入手,他到各个城市去应聘播音工作,连续失败了四五次,直到去WOC电台应聘时,节目主任给了他一次试音机会,让他凭空想像比赛,对着话筒描述一场橄榄球赛。

里根回想起自己在大学时校队的一场经典逆转大戏,虽然没有吃过猪肉,但至少见过猪跑,有过拿扫帚当话筒的经验,他很快投入到了这场比赛的解讲当中,将比赛讲解得扣人心弦,主任对他的解讲很是满意,给了他一场10美元的报酬,让他讲解了4场比赛。几个月后,WOC正式聘请他到达文波特做播音员(后来迁到了得梅因),里根才有了自己第一份正经工作。

500

里根在电台干了四年,但这四年他根本没心思好好工作,还是想找机会混进好莱坞当演员,有一次他在南加州报道的比赛因为暴雨取消,里根赶紧跑去洛杉矶,找到在前同事乔伊,请她吃了顿烧烤,希望她能介绍自己到好莱坞演戏,乔伊说你把近视眼镜摘了还有点机会,介绍他去经纪人比尔那里试镜,里根的好运气从这里开始,他的声音跟华纳兄弟的一位演员一模一样,而这位演员刚刚过世,公司同事都很怀念他,因为这个原因,里根通过了试镜,拿到华纳公司七年的合同,每周200美元薪水(超级高薪),一下从普通白领混到金领阶层。

所以说,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,如果有,那就两顿。

1937年5月,26岁的里根开着一辆破车带着所有家当来到洛杉矶,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。

这一年,戈尔巴乔夫只有6岁,还在苏联的农场里玩泥巴。

里根去了好莱坞之后,他的女神玛格丽特奔赴法国工作,之后两人再无交集,玛格丽特嫁给美国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,里根则在1940年29岁时娶了小她6岁的女星怀曼。

里根终于过上了他一直梦想的生活。

里根早期以《化身大盗》一类的警匪片打开市场,到拍摄《金石盟》时,他正处在事业的高速上升期,不想日本偷袭了珍珠港,里根只能在1942年4月到梅森堡报到入伍,因为近视,他没有上前线,而是在旧金山驻守,军队也要拍一些激励士气的宣传片,这里刚好有个好莱坞的二线明星,不用白不用,里根遂又拍摄了《机尾炮手》、《目标东京》等热血宣传片,那时他在军队一个月领300美元军饷,华纳兄弟另支付他一周3500美元工资(超超级高薪),1945年他从军队回来时,至少几百万美国人看过他的宣传片,里根变成了一个名利双收的人。

500

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美苏争霸阶段,当时全人类也不知道哪种制度更适合发展,大家都挺迷茫,美国也有不少人信仰共产主义,大概有10万名左右共产党员,里根在一次参加集会时第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,他说“一旦我发现有证据表明共产主义是一种威胁,危及我们所信仰和支持的事物,那么我会像对待法西斯主义那样严厉抨击共产主义。”

1946年夏天,里根和罗斯福长子詹姆斯一起参加HICCASP(好莱坞独立公民委员会)的会谈,詹姆斯说这个组织快变成共产党人的前线阵地了,大家要发个声明说明我们反对共产党,不想委员会里一些颇有声望的人站了出来支持苏联,有知名音乐人要当场背诵苏联宪法,说苏联宪法比美国宪法高级,还有著名编剧甚至说如果美苏开战,他要支持苏联人。

里根和詹姆斯完全想不到好莱坞有这么多人信仰共产主义,一时都懵逼了,两个人被灰溜溜地骂出了现场。

大概从这时候开始,里根跟共产主义的梁子就此结下。

这里解释下,不同时代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是会变化的,共产主义以前是纯理论阶段,从列宁起步才算开始实践,苏联一五二五计划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飞跃,而且还显得特别正义,西班牙反法西斯内战时,共产党人表现得特别高尚和英勇,当时共产党风评很好,美国国内一波人也觉得共产主义这条路可行,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这种观念到达顶峰,美苏联手干死希特勒后,发现其实我们俩也道不同不相为谋,两边就回家各自收拾国内,美国的共产主义才逐渐势微。

读历史越多,我也渐渐明白很多道理是随着年代不同而变化的,所以我常说不要迷信任何观点,就是我的观点也不要迷信,要以事实为依据,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。

里根1943年的时候就已经跟FBI打交道,有一次他在好莱坞鸡尾酒会上,把一个当众侮辱犹太人的男人暴揍了一顿,FBI找到他说兄弟你很仗义啊,要不你帮我们找找好莱坞这里有多少纳粹跟共产党人,找出来我们好收拾他们。

在那时候,共产党跟纳粹在美国是划等号的,都是极端邪恶分子,要赶紧消灭。

1947年,好莱坞也搞了一次自己的整风运动,9月份搞了一场浩大的听证会,里根也被出席调查共产主义在电影产业的散布问题,听证会将十名亲共产主义的好莱坞编剧、导演等拉去坐牢,并拉进黑名单,出狱后也没有人敢聘用他们,这些人只好匿名写剧本,其中包括《罗马假日》的编剧特朗勃。这十人后来被称为好莱坞十君子。

500

整风运动后的第二年,里根和怀曼离了婚。按2015年美国出版的里根传记,里面曝光了当年里根没少睡各路女明星的事情,两人婚后其实是各玩各的,而且是华纳兄弟故意安排各种女星跟他约会,以增加里根的曝光率(为了推流量明星真拼啊),按原文所说,里根当时跟拉娜特纳、多丽丝戴、梦露等都有一腿,至少跟50个女明星发生过关系,怀曼也没闲着,所以两人这段婚姻本身就不稳定。

在HICCASP被人骂出门后的第二年,里根就混到了演员工会主席,这时候心灵受到伤害的里根,积极配合FBI在好莱坞找共产主义分子,1952年里根再婚,1953年FBI正式给他分配代号“T-10”(搞得跟终结者似的),里根向FBI递交了不少共产主义分子嫌疑人的名单,当然中间半公半私,里面有些人跟里根也有不少过节。

小伙子浓眉大眼的,居然干起了告密的勾当。

在一次调查会议上,里根还当众说自己讨厌、憎恨共产主义思想。里根和共产主义的结怨越来越深,干掉共产主义成为他的人生目标之一。

这一年戈尔巴乔夫22岁,还穿着他那条有破洞的裤子在莫斯科大学四处晃荡,他并不知道历史的远方,有个大他二十岁的大叔在遥远的美国等待着他,俩人会一起携手摧毁他们或失望或厌恶的苏联。

在参加二战前,里根的电影事业发展得还不错,《金石盟》让他看到从二线明星向一线前进的可能,但二战后重回好莱坞的里根都四十多了,人气直线下滑,玩不过一票小鲜肉,参演的电影部部赔本,公司都开始嫌弃他,最后原本预定给他的片子都转给了其他男星来拍,里根为此气不过,和华纳公司渐渐有了矛盾,1952年时里根将工会主席的位置让给了沃尔特后,他在好莱坞已经混不下去了。

里根那时候年收入超过100万美金,但此时刚好是美国对高收入人群收税最重的时候,里根90%的收入要拿去交税(我反复核对过好几处资料,没写错),因为这是民主党的政策,所以里根开始厌恶他全家原本支持的民主党(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),内心开始偏向共和党。

离开好莱坞后,经纪人介绍他去通用电气赞助的电视节目工作,里根为通用电气打工八年,直到1962年结束合同,分手的原因是里根涉足政界太深,1962年里根在一次演讲时他说自己很欣赏共和党的观点,一位女士说你不是民主党吗?为什么不注册成共和党人?里根说我以后会打算这样做。女士站起来说我就是共和党登记员,当场大步上前,给里根递过去一张登记表,里根签好了名字,从此成为一名共和党员。

1964年10月共和党戈德华特在加州竞选州长,想找一个从民主党过来的人助选,挖一挖民主党的粉丝,没有人比里根更适合这个角色了,结果里根在现场多年演讲功底大爆发,发表了让他名震全国的“抉择时刻”演讲,当场募集到了100万美元,钱多到戈德华特败选后都没花完。

这是改变里根人生命运的一次演讲,他这时入共和党才两年,也没有担任过任何公职,一下成了最受欢迎的共和党人,他所提出的对国内搞小政府,对国外搞强大防卫的双重主题,深受美国人民喜欢。

本来想找个配角来衬托自己,结果配角成了主角,自己反倒沦为配角,戈德华特在厕所里抱着马桶哭晕过去。

里根能迅速走红有两大原因,一是他有多年演讲功底在,从他小时候受父母影响,打小登台表演,懂讲故事技巧,再到体育播音员和好莱坞的锤炼,使他在演讲这块拥有远超常人的驾驭能力,欧美国家选出来的领导都要特别擅长演讲,有点娱乐化性质,里根刚好合选民们口胃,有些疯狂的女粉丝说里根就是不竞选也要投票给他。

另一个是刚好当时电视普及,1950年美国只有400万家庭有电视机,1955年就有3000万家庭有电视,1960年接近6000万家庭拥有电视机,里根刚好沾了电视平民化的光,电视转播使一身好皮相的里根又加分不少。

电视里的这位大叔长得贼帅,人又会说话,就选他了。

里根凭借这一次灵魂演讲在政坛惊天逆袭,共和党也把他作为主将推向前台,1966年里根以超出100万张选票的压倒性优势击败布朗,成为加州州长,连任两届。

1968年《纽约时报》就开始预测里根会竞选总统,1976年8月里根第一次出马,在党内选举中1070票对1187票,以极其微弱的差距输给福特,福特随后在1977年又以极小劣势败给了民主党的卡特。

里根爬起来拍了拍灰尘,四年后再次竞选总统。

这次选举共和党内部只有老布什一个强敌,里根用他强大的演讲能力轻易将其横扫,但老布什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也一直咬死不认输,赢得了党内的尊重,大家都觉得这人够硬,果然是德州大汉(不是山东德州),里根之后我们共和党就选他做总统。

500

戈尔巴乔夫、老布什、里根,以及世贸大厦

里根本来也不喜欢老布什,觉得这人太死硬了影响党内团结,但最后还是权衡利弊,邀请老布什接受副总统提名一起竞选。

到决赛圈时,里根的对手是现任总统卡特,卡特命苦,还没开始就被阴死了,那时候国际上闹得最凶的事情就是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,伊朗方面认为1980年9月爆发的两伊战争是卡特有意挑起的,卡特是萨达姆背后的话事人,所以坚决不给卡特面子,大选期间绝不放人。

同时里根动员过去的媒体人脉,天天在电视上抨击卡特总统无能,自己则派人和伊朗方面秘密谈判,里根答应上台后可以卖给伊朗军火,只要伊朗释放人质。

在伊朗和里根的里外夹击下,卡特以49张选举人票惨败给489张选举人票的里根。

1981年1月21日,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才几小时后,伊朗方面就将关了444天的美国人质释放。

里根在就职69天后,在华盛顿希尔顿酒店出来时,突遭人连开6枪,有一枪击中了他的肺部,险些丧命,枪手最后被判精神病无罪,但被关在精神病院35年,直到2016年8月才被允许走出精神病院。(这件事还要再过些年才能评判)

伊朗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,1986年10月27日,黎巴嫩杂志《帆船》周刊主编,在采访伊朗伊斯兰解放运动办公室主任哈什米时,这哥们口没遮栏,居然说美国1985年通过以色列卖武器给伊朗,美国安全顾问麦克法兰1986年5月还拿着爱尔兰假护照来过伊朗,最后伊朗从美国买到了2000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和235枚霍克式防空导弹(换取1982年被黎巴嫩真主党抓获的七名美国人质释放,这是另一起人质事件),伊朗人拿着美国人的武器又返回战场揍美国人支持的伊拉克人,这关系乱得一塌糊涂。

《帆船》抖出这件事情后,对媒体乱说话的哈什米被霍梅尼直接处决,里根支持率从67%暴跌到46%,参众两院还组建了特别调查委员会,就因为这件事,追查到了1981年里根刚上台其实就有卖军火给伊朗(卡特:你们说我冤不冤?我冤不冤!),里根丢车保帅,中情局局长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背了小黑锅辞职,诺思中校判了大黑锅,判了三年徒刑。

1986年时,里根75岁,任职5年美国总统,戈尔巴乔夫55岁,任职一年苏共总书记,一年前他们已经在日内瓦见过一次面,双方试探性地了解了一下对方,1986年在冰岛见面时才开始谈重要事宜,但彼此已经心照不宣,双方即将手挽手,一起推倒庞大的苏联。

现在很多历史学家谈起苏联,总是会说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之类的。

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,谁有本事在1981年说苏联解体是历史的必然才是真牛逼,苏联倒掉后几十年说必然,就跟到了车祸现场,说这车迟早发生车祸一样,有马后炮的味道。

苏联在最后倒掉,一是安德罗波夫死得早,二是戈尔巴乔夫确实太奇葩。

如果多给安德罗波夫十年左右的寿命,苏联可能2020年还活得下去,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对西方跪得太深,苏联也不会那么快崩溃。

苏联确实有很多问题,这些问题确实会爆发,但戈尔巴乔夫的表现已经超越了认知边界。

1999年,戈尔巴乔夫在土耳其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演讲时,说出这么一段足以永载人类史册的自白:

“当叶利钦瓦解了苏联、我离开克里姆林宫时,上百的记者们以为我会哭泣。我没有哭,因为我生活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,我消灭了苏联和所有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。我没有哭,因为我达到了主要目的,这就是在欧洲消灭了共产主义。然而,阻挠人类在全世界实现自由理想的亚洲的共产主义也应该被消灭。”

这段话之惊世骇俗,如天雷滚过每一个人的心头,以致于连中国人都觉得这可能不是他原话,这它娘的也太疯狂了,苏共总书记居然说要干掉共产主义!居然要干掉自己的政党!

这跟特朗普说要消灭美利坚一样不可思议。这种事情,在人类历史上,任何一个国家、任何一个政党都没有发生过。

简直神经病好不好。

直到保加利亚科学院副研究员米哈伊尔,拿出捷克杂志《对话》1999年第146期报道的复印件,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陈之骅向米哈伊尔要来这份材料,交给外交学院周尊南教授翻译全文,我们读完才相信,戈尔巴乔夫居然真的干得出来!

美国人之所以喜欢里根,是因为他改变了尼克松时代苏联进攻、美国守防的格局,在戈尔巴乔夫接手苏共的前几年,就在1981年,苏联还展示过让全球瑟瑟发抖的可怕武力。

1981年勋章哥勃列日涅夫还没断气,当时为了震慑波兰,也叫各方在阿富汗少管闲事,9月4日在波罗的海沿岸搞了一次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,这次演习共有50万人、上万辆坦克参加(俄罗斯今天现役坦克只有3205辆、美国也只有8000辆,而当时苏联共有5万辆坦克),演习深深刺痛了被邀请过来做观察员的北约客人,据他们推算,苏联的钢铁流洪可以在7-8天就控制除英国以外的整个欧洲,美国的援军还在半路上,欧洲就被苏联一口吞下了。

苏联这个战术在十年后老布什打伊拉克时就彻底落伍了,伊拉克的苏联式军队被美军打得找不着北,但在当年还是极度震憾的,甚至当时我们推算苏联这么跟我们玩,72小时就能攻到北京城下。

整个北约瑟瑟发抖。今天北约这么欺负俄罗斯,跟当年被打出来的心理阴影也有很大关系。

但在苏联鼎盛军威之下,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,81军演只是苏联的回光返照,苏联的崩溃,是从物质到思想上的全面崩溃。

苏联从出生开始,一直处在一个非常偏激的生存状态,可以形容成“每一秒都在很偏激地活下去”,因为他弄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过的新政权,如果这条路走通了,很可能有很多国家也会学习苏联这条路,那其他国家就不要玩了,因此苏联刚一出生,就特别担心被欧美国家弄死,斯大林的一五二五计划,就是光脚狂奔要进入工业化,刚搞完二五,希特勒就打过来了,千辛万苦打完二战,美国人又跟他玩起了冷战,为了活下去,苏联的整个工业体系,都必须以打打杀杀的军事工业为核心,轻工业系统一直没搞好。

二战结束苏联站稳脚跟后,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苏联为首的华约,双方人口差距很大,北约人口一直比华约多好几亿。华约总人口一直只有北约的60-70%。

500

而在人口和经济体量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,苏联的华约还要尽量在军费开支上跟美国的北约持平。

500

我看到很多文章批评苏联从出生时就穷兵黜武,所以必死无疑。可是苏联不穷兵黜武,根本就活不下去啊,没十年就被推平了,谁做领导都得先发展武力求生存。

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个没得洗,确实是穷兵黜武,但反过来,美国打朝鲜战争、打越战、打伊拉克战争,算不算穷兵黜武?

历史上,财务系统撑不住,那叫穷兵黜武,财务系统撑得住,那就叫武德充沛。

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,如果在冷战中输的是美国,估计现在分析历史的人,就会头头是道说美国从一出生就穷兵黜武,所以必死无疑。

真正的问题是,谁经济先崩溃,谁军事就跟着崩溃。

没有足够的人口,就无法支撑一定体量的经济体,冷战到最后还是在比消耗财力。

钱不够,就不要硬撑。

苏联的整个工业体系,是一定要先保证军事工业优先,但在人口只有北约65%的情况下,华约在1975-1980年军费开支还要跟北约一致,要知道苏联经济玩不过美国,波兰经济玩不过法国,东德玩不过西德,罗马尼亚玩不过英国,这种实力对比,换谁都吃不消。

苏联从生到死,都是在强撑,他明明整体经济实力不如美国,还要将军力提升到1981年时的锋芒。

苏联解体后,普通人一直被误导,美苏争霸是双方势均力敌,其实除了军力,苏联各方面离美国都有一定差距,苏联带领的小弟,跟美国带领的小弟,差距更是全方位的,苏联其实是一直被压着打。

这时候如果中国站在苏联阵营还好,中国人口多,可以负责整个轻工业系统,为经互会提供全面丰富的轻工业产品,但问题是苏联意图像控制其它东欧国家一样全面控制中国,中国不甘心成为别国附庸,要独立自主,不答应,双方分手了。

中国后来跟美国走近,改革开放后,变成了欧美世界廉价轻工业品提供国,这个角色本来是苏联体系的,是苏联不珍惜这段感情。

缺少足够的人口建立完整的轻工业体系,苏联的经济系统一直是畸型的,苏联人前期特别苦,吃不到几口热饭,就是到达鼎盛的1970年代,苏联的科技水平一流,但普通人生活水平依旧只相当于西欧垫底发达国家的水平。

1985年,苏联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是120-150卢布,这点钱在当时能买144公斤大米,或者去13次苍蝇馆子,或者买2.8个吸尘器,或者0.8个录音机、三分之一台冰箱、三分之一台彩电,买一辆摩托车要5个月工资,一辆拉达汽车要38个月工资。

以2020年中国人均4-5千元月薪计算,一个月薪水能买400多公斤大米、买一台65寸大彩电、一辆摩托车、一台大冰箱,或者凑24个月工资买一辆全家人用的比亚迪宋MAX。

如果只是单纯算普通国民的月薪,2020年中国普通工人的购买力是高于苏联的(制造业大国的优势),当然苏联也有他高福利、或者有特点的地方,比如1985年时,苏联就有4000个机场,年运输旅客1.13亿,差不多一半的人坐过飞机出行,90%的苏联工人有免费的分房,虽然是丑一点的赫鲁晓夫楼,但毕竟是房子,苏联还实行11年免费教育,这些是苏联的特殊国情决定的,我们现在也赶不上。

就算双方打平,可见苏联的生活水平怎么都算不上很优质。

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信息,苏联人在1980年代时人均寿命是67.8岁,法国、西班牙、瑞典、意大利差不多都是80岁,也可以印证苏联人的生活质量水平确实没有那么高。

简单点说,苏联是科技、军事一流强国,但生活质量一般般。

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小时候都穷,但里根那种穷不是无底线的穷,再穷他们不会有生存问题,而戈尔巴乔夫小时候的穷,则是会饿死人的穷,两个人穷困的本质并不一样。

苏联从一开始生存环境就特别恶劣,寒冷又危险,为了活下去,也因为失去了中国做为轻工业补充,生活质量一直上不去,而美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决定了这块地没有生存危机,我写戈尔巴乔夫时,总觉得心头又冷又硬,天气都是阴沉的,写里根时,只觉得又暖又媚,天气都是明媚的。

作为一个后发国家,苏联比美国承受着更大的压力,他必须吃得多、跑得快才能在生存竞赛中活下去,但是失去了中国,就使苏联在人口和资源发展上遇到了工业领域的极限。

失去中国,失去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,才是苏联从大局上必死的根源。

叫你当初要分手!渣男!该!

戈尔巴乔夫已经失去了信仰。

苏联所暴露出的问题,使他深深地怀疑共产主义,并决定要推翻共产主义。

1982年夏,尼克松在唐宁街10号与撒切尔夫人见面,尼克松这时候已经下台,但撒切尔夫人颇欣赏他的外交策略,向他讨教与苏联的关系,尼克松建议她:找到克里姆林宫里有前途的年轻人。

1983年9月,撒切尔夫人在契克斯别墅搞了一场苏联研讨会,撒切尔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,她觉得苏联看起来还挺强大,感觉肯定有问题,内部一定有作家或者其它不同政见的人,布朗教授说有啊,政治局里面最年轻的那个半秃中年人,戈尔巴乔夫就是(我实在受不了这么长的名字,后面称简他为戈巴),那群老头子身体都不行了,这个年轻人刚好是苏联的希望。

英国政府从这时候就盯上了戈巴,1984年2月,苏联最后的希望安德罗波夫挂了,在安德罗波夫的葬礼上,所有的外国政要都没有座位,撒切尔夫人没有跟其它国家政要站在一起,独自站在一旁,我看撒切尔夫人的传记,说因为撒切尔夫人在葬礼上特别有礼貌,戈巴深受感动,主动悄悄拉撒切尔夫人到小房间聊天(真的只是聊天),两人闷骚地聊了两个多小时,聊完之后,撒切尔夫人决定邀请戈巴访问英国。

传记里这段,一看就是粉饰过的鬼话。

我根本不相信戈巴因为撒切尔夫人有礼貌就把她叫到小房间去聊天,有礼貌说句谢谢就行了,有必要去小房间聊两个小时?两个小时生孩子都够了好不好。

很明显,戈巴是故意的。

他在主动接近欧美领导人,为以后的政治抱负做准备。

而刚好英国方面早就注意到了他,1983年开会就在重点讨论他,撒切尔夫人带了随身医生去莫斯科,医生说苏联新上任老大契尔年科呼吸急促,应该得了慢性肺气肿,估计也活不了多久,撒切尔夫人遂决定押宝二号人物戈巴,双方自然一拍即合。

英国向戈巴发出访问邀请后,苏联外交部长强烈反对,但戈巴坚持出访,1984年12月,戈巴到访伦敦,撒切尔夫人以极高的规格迎接他的到来,还带着他去契克斯别墅搞了长达五小时的午宴。

500

午宴一开始,撒切尔夫人莽得不行,直接说:“老娘痛恨社会主义,因为它无法给人带来自由、平等或繁荣,如果你们苏联人坚持要走社会主义道路,也只能在自己的国界之内搞。”

戈巴吓了一跳,想不到撒切尔夫人这么单刀直入,两个人随后发生了激烈的争论,一直吵架下午5点50分戈巴才离开别墅。

但这种争吵与以往的互相仇恨互不理睬其实本质并不一样,两个人吵得很痛快,什么话都坦承说了,双方的距离是拉近了的,第二天在接受BBC采访时,撒切尔夫人说“我很欣赏戈巴,我们将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。”

随后撒切尔夫人去美国戴维营访问时,跟里根介绍了戈巴,说这哥们能打交道,有机会你们俩也碰个头吧。

于是在1985年1月19日至21日,里根与戈巴在日内瓦第一次见面。

双方这次还没有那么熟悉,谈得不深,里根也是到第三次在华盛顿见面时才亲切地叫戈巴“米哈伏尔”,美苏之间因为里根称苏联是“地球上的邪恶轴心”,不相来往好些年了,日内瓦的碰面消除了高层完全对立的状态,后面戈巴和西方的关系越来越好。

两个月后,苏联新话事人契尔年科真的挂了,戈巴即将成为苏联老大,撒切尔夫人又去莫斯科参加葬礼,双方再次密谈了一小时,这次谈话具体内容没有作记录,但我们可以从戈巴后面的举动看得出来,在西方的影响下,他越来越不相信苏联信奉的共产主义。

戈巴选择的道路,是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,在组织上抛弃苏联共产党,在制度上抛弃社会主义制度。

他先要完成的第一步,是从意识形态上着手。

戈巴在和撒切尔夫人见面之前,这辈子唯一出访过的西方国家,只有加拿大,1983年戈巴在加拿大,认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---当时苏联驻加拿大大使雅科夫列夫(后面简称雅列)。

雅列生于1923年,参加过卫国战争,因腿部负伤,落得终身残疾退役,苏联方面优待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军人,让他去读书深造,1953年仅30岁时,雅列就进入了苏共中央宣传部工作。

雅列本来是会沿着这条路成为一名苏联高级干部,不想苏联派他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期间,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,克格勃甚至拍到他和卡卢金在美国期间他跟中情局的人合影照片。

美国中情局那时对苏联过来的年青干部都会重点照顾,安排人帮他们洗脑,相信雅列是从此时完全在意识形态上投靠了欧美。

1973年,雅列成为苏联代理宣传部长,刚拿到宣传实权就迫不及待地发表文章宣传西方思想,眼见自己辛苦培养的干部发生变异,苏联高层震怒,将雅列发配到加拿大做大使,一做就是十年。

1983年,意识形态松动的戈巴跟坚定的西方自由主义者雅列在加拿大碰头,当时的加拿大总理就是今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老爸(阶级固化全世界都一样),雅列抓住这次机会,鞍前马后将戈巴照顾得无微不至,而且雅列淫浸西方思想数十年,对戈巴的一切疑问都能解答,双方禀烛夜谈,相见恨晚。

500

雅列与普京

1985年戈巴正式成为苏联话事人,就急不可耐调雅列回苏联,任宣传部长。

这就好比伊斯兰教最高领导层请了个信基督的负责宣传工作,这还不把苏联往死里搞?

雅列上台后,迅速将《真理报》、《莫斯科新闻》、《消息报》、《文学报》、《共青国真理报》等中央报刊主编都撸下来,统统替换成热爱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,苏共的党报开始明目张胆地宣传西方思想,并开始将列宁、斯大林等苏联早期领导人全面妖魔化。

戈巴其实对整个西方思想体系没有这么系统的认知,雅列才是他思想上的引路人,几乎他提出的一切思想和建议,戈巴都会毫不犹豫地执行。

到1987年,戈巴在雅列的引导下,想法才逐渐成形,他出版了《改革与新思维》,说苏联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体制问题,只有把体制中出现问题的部分改掉,苏联才有得救。

这时候的戈巴,已经全面西化,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使命:干掉苏联!干掉共产主义!

戈巴和雅列两个小伙伴手牵手拿起了铁锹,做为里应,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布局的外围大战略,做为外合,他们即将齐心协力、里应外合,一起掘开埋葬苏联的坟墓。

(还差最后一篇《叶利钦卷》)

参考资料:

《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》

《斯大林评传》

《里根与撒切尔夫人》

《里根传》

《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》

《苏联那些人那些事》

《世纪悲歌》

《苏联的命运》

《大国悲剧: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》

《苏联真相》

《莫斯科日记》

《冷战的起源》

《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》

《克宫内幕》

《五十年战争》

《西方情报机构与苏联解体》

《斯大林传》

《苏联1932-1933年饥荒问题与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研究》

《朋友还是敌人》

《动荡三十年》

《撒切尔夫人:魅力与权力》

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:卢克文工作室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1-03-26 13:59
瓜皮猪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